今年,銀川市接續實施交通疏堵“6+N”工程,將打通包括海寶路在內的28條斷頭路。起始于海寶公園東門的海寶路,將穿過如今的友愛街,向東連接起規劃燕慶街,完善銀川市東部區域的交通路網。今天,我們就來說說這條路的今昔變遷。
全長將達4.2公里
海寶路位于興慶區北部,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城市道路,西端起始于海寶公園東門,東端相接于友愛街,現全長3公里。此次東段打通工程實施后,海寶路將向東延伸,全長達到4.2公里。
3月3日,記者來到海寶路,站在最西端的海寶公園東門前向東望去,海寶路向東筆直延伸,春日里的海寶公園人來人往,人們享受著當下的暖陽。跟其中一些市民打聽海寶路的過去,他們說,真不敢相信,一晃幾十年過去了,當年的那條小土路,竟然變成了如今的城市干道。
昔日的小土路是何模樣我們不得而知,而眼前的海寶路,已是雙向六車道的城市要道,它的西端連接著占地216公頃的海寶公園,道路兩側小區遍布,高樓林立。此次改造完成后,將完善銀川市東部區域的交通路網,緩解友愛街、上海路等道路交通壓力,改善道路路況和路域環境,方便廣大群眾出行,提升全域的整體交通能力。
曾名北塔路
站在海寶路上向西望,一眼就能看到不遠處的海寶塔。路名中的“海寶”二字,即由此而來。
銀川市文物管理處主任李國慶介紹,海寶塔又稱黑寶塔或赫寶塔,南與城內承天寺西塔遙相對峙,俗稱北塔。北塔這個名字在群眾中流傳最久,也最廣。寧夏古八景中的“古塔凌霄”,說的就是海寶塔。海寶塔的建造時間年代不詳,《寧夏府志》稱,相傳為赫連勃勃重修。清乾隆年間,海寶塔毀于地震。地震前,《寧夏府志》記載:“黑寶塔十三級,高聳入云,自七層而上,從外盤旋”。李國慶說,現在我們看到的海寶塔,是清代重修的,距今有240年歷史。
“2005年之前,這條路還叫北塔路,之后就改名字了?!苯衲?0歲的市民陸彥岐家住景墨家園小區,他對這條路名的記憶尤為深刻。陸彥岐的話,在《銀川市建設志》(1949-2005年)中能得到印證,如今的海寶路,當年的名字的確是北塔路。2006年,海寶公園拉開建設大幕,三年后公園初步建設完成,曾經的北塔路,也更名為如今的海寶路。
昔日的鄉村小路
說到這條路,附近的居民之所以很感慨,是因為在2003年之前,這條路還是一條鄉村小土路,20年的時間,他們印象中的那條小路,竟然變成眼前模樣,不得不叫人感慨變化之大。
“如今海寶路東段的景墨家園小區這一片,過去屬于沙渠村,從這往東就是雙莊子,過了雙莊子,就到了滿春鄉,就是現在的友愛街與海寶路交會處那一片?!标憦┽f,2000年以前,這一代還是村莊。他的話,在1988版的《銀川市地名志》中,有詳細的地圖可以比照,圖上顯示,當年此處就有一條路,路筆直通向海寶塔,路兩旁分布著塔東村、林家莊、倪家莊、雙莊子馮家莊等多個自然村,這些村子自西向東分別屬于當年的三個行政村——沙渠村、雙莊村、滿春村。
陸彥岐說,當年那條沒有名字的鄉村小道,就是海寶路的雛形,從地圖上看,走向與今天的海寶路基本一致,從海寶塔下一直向東延伸,過了當年的包蘭公路(現清和北街)、紅花渠,最后到達滿春村。
一路繁華
“別看當時那條小土路坑坑洼洼,下了雨就是一個個的大坑,但它是我們附近幾個村的人去往銀川的‘大路’?!标憦┽f,他們沿著這條小土路向東上了包蘭公路,往南就到了如今的“金三角”,再沿著中山街或者東環北路(現清和北街)繼續向南,就到了銀川市區。
這條路,是他們村當年去往銀川的唯一“大路”,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地圖上,如今的海寶路完全處于郊外,此處的確像陸彥岐所說那樣,是沙渠村通往外界的唯一“大路”。他指了指不遠處景墨家園小區東邊的圍墻說,“除了現在的海寶路,當年在這道圍墻下,還有一條小路,我們沿著這條小路也能到銀川?!彼种赶虻牡胤?,是當年地圖上的“第四排水溝”,在這條排水溝的邊上,有一條小路,可以到達銀川市區。
2003年,由于城市建設需要,沙渠村開始拆建工作,2005年,在沙渠村的地界上,一個名為“景墨家園”的小區拔地而起,小區南側的“北塔路”發生巨變,拓寬了路基,鋪設了柏油,幾年后,這條路更名“海寶路”。陸彥岐還記得當年景墨家園小區剛建成時這一帶的樣子,沒有幾棟高樓,周圍還是農田,沒想到從那之后沒幾年,銀川二中搬過來了,周圍的小區一個個建起來了,商貿城、汽車城、酒店用品城……海寶路兩旁也一年比一年熱鬧。
站在此次改造工程延伸段,能看見鋪設了綠色護網的海寶路向東延伸而去,在延伸段兩旁,新的高樓已經拔地而起,未來的繁華,已是觸手可及。
記者 劉旭卓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6412017000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:(寧)字第056號
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:新出網證(寧)010號 寧公網安備 64010402000216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