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pre id="ah3dc"></pre>
      歡迎光臨銀川新聞網!
      新聞監督(舉報) 0951-5921733

      當前所在位置: 首頁>愛尚銀川>愛尚首頁推薦

      岐山釀皮:一口美味里的暖暖情

      時間:2023-03-14 14:43:00來源:銀川新聞網
      分享到:

        釀皮真可謂四季皆宜的美食,春暖花開時節,一碗筋登登、滑溜溜的釀皮,想想就十分爽口。而說到這道美食,陜西岐山釀皮自然不能不提。在銀川,就有一家岐山釀皮店,店主龔春榮是土生土長的岐山人。經常來這吃釀皮的市民說,出自龔春榮之手的釀皮,有著正宗的“岐山味”。

        面粉的選擇最重要

        食客都說龔春榮做的釀皮有“岐山味”,龔春榮微微一笑說,他知道其中原因。

        “首先肯定是食材,只要上等食材,才能做出上等食物,這是不變的道理?!苯衲?8歲的龔春榮30年前來到銀川,他懷揣著老家人做釀皮的手藝,在銀川街頭擺攤賣釀皮,剛來時不知道怎么選面粉,但就記著家鄉做釀皮的一條準則:面要選好的。這三十年間,他也始終恪守著這一原則。

        “岐山釀皮以‘白、光、軟、筋、香’而聞名,面粉是最最關鍵的原料,所以要選高筋的、雪白的,這樣做出來的釀皮才筋道,才透亮、好吃?!弊隽?0年釀皮,他熟悉每一種面粉的“性格”,分寸的拿捏不多不少。1993年初來銀川,他就憑著在老家的經驗,一種一種去比較、嘗試,找到最佳的選擇。

        “面粉中的‘筋’,其實就是面粉中的小麥蛋白,換句話說,蛋白質含量越高,面粉吃起來越筋道,做的釀皮自然也就越筋道?!饼彺簶s說,其實選什么食材看似很難,但也簡單,多試幾次,不要糊弄顧客,自然就會選出最好的原材料,他笑著說,這方面一點也不能湊合。

        每個細節都影響著最終的口感

        龔春榮說,岐山釀皮原名“御京粉”,顧名思義,跟宮廷有關系。相傳清朝康熙年間,岐山人王同江從北京皇宮帶回故鄉,傳徒授藝而來,別名“面皮”“麥面皮”等。

        做岐山釀皮,第一步就是和面,面團和好之后,放置半個小時左右,然后進入關鍵的一步——洗面筋。大盆內倒半盆清水,將和好的面團放入,輕揉面團,直到清水變為濃稠面水,取出面團將面水放一旁備用,換一新盆同樣倒入小半盆清水,將剛揉過已經變小的面團放入繼續輕揉……換水次數一般靠感覺,次數少面筋發黏,次數合適面筋筋道口感好,按照經驗洗好面筋靜置沉淀6個小時,之后將沉淀好的面漿水倒掉一部分,只留下薄薄一層清水,并攪拌均勻。這樣一盆“面糊”攪拌之后,就可以起火做釀皮了,在專門制作釀皮的不銹鋼盤底刷層油,然后倒入面漿水并搖勻,蓋上玻璃蓋大火蒸一兩分鐘就可以了。龔春榮說,做釀皮,大火蒸是最關鍵的,不能用小火,否則釀皮不筋道、發軟。

        看到釀皮鼓起泡時拿出,冷卻后切條、裝碗,澆上料汁,就可以美美地開吃了。他說,釀皮的制作過程看似簡單,卻藏著許多細節,比如火候、時間,還有洗面的次數、時間,還有原料的好壞等等,每一個細節,都影響著釀皮最終的口感。

        辣椒里的秘密

        除了前面的步驟,還有一個最為關鍵的影響因素,那就是調料。而調料中最為關鍵的,便是辣椒了。

        “岐山當地用的辣椒,是秦椒?!饼彺簶s說,秦椒的特點是細細的,長長的,有“椒中之王”的美稱,顏色鮮紅,辣味濃郁,體形纖長,肉厚油大,表面皺紋均勻,含維生素丙和多種營養成分,香醇適口,主要產地就是關中八百里秦川。

        釀皮里用到的辣椒,主要有兩種做法,第一種是油潑辣子,第二種是直接將鮮辣椒切碎調入。制作油潑辣子時,要用到八角、花椒、姜片、甘草、芝麻等十幾種調味料,這些調料和研碎的辣椒一起裝罐,等油燒開之后,直接潑入罐子,倒完油后攪動辣子到不冒泡時,倒入岐山當地用玉米、麥子、高粱等釀制的糧食醋數滴,馬上攪動辣子,可見辣子再次沸騰冒泡,一股香氣騰起。激香的辣子色澤鮮紅油亮,聞之散發出濃濃略微帶點酸味醇香的氣味。

        激香后再等辣子不冒泡的時候,在辣子中加入少量的白糖,攪拌均勻,使白糖充分利用辣子的余熱溶解于油潑辣子中,他說,這樣做有一個好處,就是辣子能粘在釀皮上,口感更均勻。

        特殊的“感恩日”

        龔春榮調制釀皮的其他調汁水,有十幾種,比如蒜水、姜水、芥末、生抽等等,這些口味濃郁的調汁水,和釀皮融合在一起,帶給人們味蕾上的豐富層次感。

        “每一味調汁水,每一味調料,都要用心去選擇,用心去制作,這樣才能做好一碗好吃的釀皮?!饼彺簶s說,從1993年3月13日他在銀川擺攤賣釀皮開始,至今已經30年了,如今,他將每個月的13日定為“感恩日”,這一天,店內的釀皮一律半價,龔春榮說,他想用這種方式,感恩家鄉的釀皮,感恩遇到的每一位顧客,也感恩銀川這座包容的城市。

        “我還記得當年來銀川的情形,真的是一無所有,如今生活也好了,孩子也長大成人了,當年的小攤也變成了大店面,生活越來越美好?!饼彺簶s一邊笑著和記者聊天,一邊招呼著來往的客人。眼前眾多的食客,大口享受著盤子中的美味,這一口美味里,當然也包含著龔春榮的這份感恩之情。

        記者 劉旭卓

      【責任編輯:盧麗君】

 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

      網站簡介 | 版權聲明 | 聯系我們 | 工作郵箱 | 手機版 | 總訪問量:0

      Copyright ? 2007-2019 www.yce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

    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6412017000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:(寧)字第056號

      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:新出網證(寧)010號 寧公網安備 64010402000216號

      ICP許可證號:寧ICP備12000087號

    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