隆基單晶硅棒生產車間。
近年來,銀川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,以壯大民營經濟市場主體為基礎,不斷優化發展軟環境,在創新驅動、轉型升級上下功夫,推動民營經濟規??偭坎粩鄶U大、結構調整不斷深化、總體效益不斷提高、發展活力不斷提升,一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“春之歌”正在塞上湖城奏響。
增強新動能 迸發新活力
今年以來,我市民營企業搶抓機遇快速發展,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隨處可見,趕生產、忙項目、搶訂單、拓市場,民營經濟不斷釋放著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。
走進寧夏巨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巨能機器人”)生產車間,機器人流暢的操作把智能化工業制造演繹得淋漓盡致,機器人獨立對產品進行“健康體檢”的場景更令人震撼。與傳統制造業相比,集光學、機械、電子、計算、軟件等技術為一體的機器人通過智能系統自主決策,代替人工完成各種鑄件的瑕疵檢測,檢測質量更高效、更精準、更可靠。作為“制造智能工廠的工廠”,巨能機器人正在持續拓展新賽道。
“新能源汽車給行業帶來了諸多挑戰,作為一直致力于創新發展的公司,我們提前布局,如今已經開始為比亞迪、廣汽傳祺等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家制造生產線?!本弈軝C器人公司相關負責人說,“我們提供多種智能制造產品,從生產線的信息化、質量追溯、刀具管理,到機加后續的去毛刺、清洗,最后完成在線檢測,可以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?!?/p>
在銀川,民營企業的“存在感”逐年增強,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地區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,成為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、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。小牛自動化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太陽能電池片全自動串焊機,打破了光伏串焊機依賴進口的局面,市場占有率排全球第二、國內第一,匯流帶焊接機全球及國內市場占有率均為第一;銀川大河數控機床研發的發動機缸套珩磨生產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……一大批優勢骨干裝備制造企業依靠“數字+科研”的智能制造,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,成為行業領跑者、標準制定者。
推進“智改數轉” 實現智能制造
在寧夏共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鑄造3D打印智能工廠里,數十臺3D打印機正在作業?!斑^去制作一個鑄件需要十幾甚至幾十塊砂芯,且精度最高只能達到±2毫米。采用3D打印技術后,需要的砂芯減少了80%以上,同時精度可控制在±0.5毫米,效率提升了75%,不僅成本低、生產周期短,產品質量也更好?!惫蚕砑瘓F相關負責人說。
近年來,銀川市以數字賦能為中心,以“互聯網+”為突破口,推進“智改數轉”,促進民營經濟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顯著提升,先后研究出臺了《銀川市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(2022—2024年)》等一攬子支持民營企業“智改數轉”政策。2022年,組織企業實施自治區工業互聯網建設和應用試點示范9個,全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2個,國家級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4個,機器人推廣應用項目7個,新增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5個。同時,建立2023年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重點儲備項目庫,推進實施“智改數轉”項目44個,總投資近16億元,支撐民營企業“智改數轉”水平穩步提升。
此外,銀川市還支持行業龍頭企業建設雙跨平臺、產業鏈供應鏈賦能平臺,打造一批服務企業多、覆蓋區域廣的綜合型、特色型平臺,加快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動協調、共同參與;鼓勵“鏈主”企業與平臺企業主動參與共建銀川工業大腦平臺,促進民營企業加速融入“上云用數賦智”發展趨勢,將云計算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深度應用到生產經營中,廣泛開展“工業互聯網+”行動,力爭形成新一代數字技術與“低碳”發展方式深度融合的綜合試驗場、成果轉化平臺、創新發展高地。
優化營商環境 助企輕裝上陣
“企業發展離不開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,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是企業發展的基石?!本弈軝C器人公司副總經理麻輝說。
近年來,銀川市委、市政府始終堅持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作為穩增長、促改革、調結構、惠民生的強力支撐,先后出臺了《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》《關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》《銀川市穩增長促發展十條措施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,鼓勵、支持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,在全市經濟發展、科技創新、就業增收和提升百姓生活品質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為不斷完善企業服務長效機制,市工信局還以需求為目標、數據為支撐,向功能要實效,并通過優化“千名干部包千企”小程序,增加定位打卡、短信提醒、數據收集、政策推送等功能,實現企業問題快速提報和流轉辦理,精準匹配助企扶持政策。據統計,2022年共填寫《銀川市處級干部包抓服務企業聯系卡》3400余條,包抓干部通過對接協調有關部門幫助解決企業各類問題610余件,市級層面累計解決各類問題125件,涉及企業110余家。同時,我市還強化政策支持,出臺《銀川市進一步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若干措施》《工業企業風險補償基金管理辦法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,通過鼓勵企業穩產增產、推進企業發展提質增效、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等,推動涉企問題深度解決,全力促進經濟平穩增長。
良好的營商環境,讓銀川的城市承載力和投資吸引力持續升級,打造了新材料、電子信息、高端裝備制造、綠色食品加工、清潔能源等一批千億百億量級的智慧化低成本園區,石墨烯三元正極材料、50GW太陽能級單晶硅材料等一批投資規模大、產業關聯度高、帶動能力強的項目紛紛相中銀川,“兩都五基地”建設全面加快升級。
記者 鮑淑玲 王少欽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6412017000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:(寧)字第056號
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:新出網證(寧)010號 寧公網安備 64010402000216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