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浙江網紅導游小黑諸鳴提醒游客謹慎購物的視頻火了,被網友盛贊為良心導游。他在旅游大巴上說:不用給他捧場,什么也不用買,“你們喜歡要買,我不攔你們??吹胶每吹?,你如果吃不準,可以問我,當然我不會說的,但是咱們可以對暗號……”
夠實誠!有人擔心視頻發出來會坑了這位良心導游,話外之意實則對旅游市場產品與服務質量不滿,且心存憂懼。
出門旅行能否舒心確實要有些運氣。如果報了旅行團,很少見不強制購物的。運氣再差點兒,得看導游和商家臉色,甚至被指責謾罵也不是沒有,基本上那就是坑蒙拐騙的代名詞。如這般,為了讓旅游更有質量、讓游客買到稱心且保質的商品,導游不得不使出“對暗號”的招數,正常嗎?只能說不合理的現象存在太久,合理的反而不正常了。
問題根源在哪里?監管缺失。而監管缺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旅游經濟發展模式畸形,以自身口碑為代價博取短期效益,過度損耗著本該持續衍生的資源與優勢。即便少些急功近利,也多半會因“辦法少”而被動、怠懶,習慣于“借鑒”。
恢復旅游市場良性走正軌,顯然是個出細活兒的慢工,不是不知道該怎么做,只是惜力罷了。也正因如此,導游的個人行為才更為可貴。視頻走紅后,小黑諸鳴回應說,“我也希望大家出來旅游能買到心儀的東西,不是勸大家不要買東西,只是說時間比較緊的情況下,以游為主;小商小販雖然不容易,但是景區的東西良莠不齊,我希望能夠不傷害商家的同時,保護我的游客。因為游客只有買到稱心的東西,高高興興地旅游,我們以后才會有回頭客?!?/p>
事實上,他不光勸阻大家別買劣質水果,還請大家逛街時看到賣玉蘭花、橘子花的老太太,花兩元錢買上一朵,他認為,“這樣的行為是對老太太們的認可,對她們而言可以靠自己的勞動活得有尊嚴,買了花對游客也是手留余香?!?/p>
玉蘭花、橘子花也許并非某個城市的獨有特產,但當導游說出如上話語,肯定讓人心中一暖。當玉蘭從賣花老人手中遞到游客手中,這座城市的香韻已經氤氳開來……這才是導游存在的意義,這才是城市應有的代言。
劉薇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面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6412017000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:(寧)字第056號
新聞出版總署互聯網出版許可證:新出網證(寧)010號 寧公網安備 64010402000216號